一、前言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是一类性能独特,应用范围广范的胶粘剂;丙烯酸酯胶粘剂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固化速度慢且性能一般而发展不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发出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即是第二代丙烯酸酯(SGA)、二液非混合型、二液瞬间胶粘剂、第三代丙烯酸酯(TGA)等;该类胶粘剂操作方便,固化速度快,可油面粘接,耐冲击,抗剥离,粘接综合性能优良,被粘接材料非常广泛,可自粘与互粘,因而近年来获得较快发展。
二、丙烯酸酯类胶粘剂
常见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组分有以下几种:
1、聚合单体
单体是形成高聚物的基料,不同单体赋予聚合物的产品硬度、拉伸强度、弹性、粘接性和柔软性等不同性能,并决定着乳液及其乳化膜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一般乳液聚合所用的单体为油溶性,不溶或微溶于水;合成丙烯酸酯类乳液共聚物胶粘剂的单体一般为丙烯酸和C1~C8的丙烯酸烷基酯。随着烷基链长的加长,均聚物逐渐变软,玻璃化温度降低,质地柔软,直到丙烯酸正丁酯后,由于烷基碳原子的增加,出现侧链结晶倾向,聚合物变黄,常用的丙烯酸酯单体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苯乙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二丁酯、偏二氯乙烯、氯乙烯、丁二烯、乙烯等;常用的功能单体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丙烯酞胺等;常用的交联单体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N-羟甲基丙烯酸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等。
2、乳化剂
乳化剂是一类表面活性物质,其化学结构均由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两部分构成,它可以降低表面张力,其乳化、分散、増溶作用;乳液聚合中的乳化剂必须能形成胶束,溶解单体,稳定单体液滴和增长的聚合物乳液粒。而且乳化剂还影响到最终产品的粒径、分子量、稳定性、防腐性、光泽度等,乳化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乳化剂四种;常用阴离子型乳化剂与非离子型乳化剂复合体系;常用的阴离子型乳化剂为烷基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钠、二烷基-2-磺基琥珀酸钠、烷基烯丙氧基聚氧乙烯磷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酚醚顺酐加成物钠盐;非离子型乳化剂常用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酚醚等。
3、引发剂
乳液聚合中所用的引发剂主要分为热引发和氧化还原引发两种体系;热引发剂受热时均裂产生自由基,常用的热引发剂为过硫酸盐类;对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允许引发体系中某一组分为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剂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氧化还原而产生能引发聚合的自由基,氧化还原体系大大降低了生产自由基的活化能,因而在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可以提高聚合反应速率,即可以提高生产能力;而在维持一定生产时,则可降低反应温度,使聚合物性能等到改善,并减少能耗。常用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主要有过硫酸盐/亚硫酸氢钠体系、过硫酸盐/醇体系,过氧化氢/亚铁盐体系等。
4、促进剂
促进剂就是能与有机过氧化物反应在室温下产生活性自由基的物质,即所谓的还原剂,与有机过氧化物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常用的促进剂有胺类、硫脲类、金属有机化合物、酮类、硫化合物、磷化合物等;胺类化合物主要有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N,N-甲基对甲基苯胺、正丁醛-苯胺缩合物808、丁醛-正丁胺缩合物833、三乙胺、苄基二甲胺、DMP-30;硫脲类化合物只要有硫脲,亚乙基硫脲、三甲基硫脲、四甲基硫脲、苯基硫脲。金属有机化合物要有萘酸钴、环烷酸钴、醋酸钴、耐酸锰、辛酸酮、乙酰丙酮钒;酮类化合物主要有乙酰丙酮、苯甲酰丙酮、二苯甲酰丙酮;硫化合物主要有十二烷基硫醇、ɑ-羟基丁基苯并噻唑;磷化物主要有三磷酸酯、三苯基膦。促进剂一般用量是0~4%。
5、稳定剂;
为了使溶解了弹性体的单体在加入引发剂之后,不致被立即引发聚合,而有一定的室温贮存稳定性,需要加入稳定剂,如对苯酚、对苯醌、对甲氧基苯酚、264(BHT)及硝基化合物等;一些有机酸和无机酸的碱金属盐、锌盐、镍盐和铵盐也可以提高贮存稳定性,一般用量0~0.5%左右。
三、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参考配方
1、参考配方A组分
成分 | 投料比 | 成分说明 |
丙烯酸双酯化合物 | 100 | |
异丙苯过氧化氢 | 2~4 | |
丁腈橡胶 | 5~7 | |
乙酸乙酯 | 30 |
2、参考配方B组分
成分 | 投料比 | 成分说明 |
四甲基硫脲 | 0~1 | |
萘酸钴 | 0~0.1 | |
乙酸钴 | 0~0.1 | |
ɑ,ɑ’-联吡啶 | 0.5~1.5 | |
丙酮 | 100 |
3、参考配方
成分 | 投料比 | 成分说明 |
乙烯-顺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 17~20 | (80:4:16) |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 | 38~41 | |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 2~4 | |
甲基丙烯酸 | 9~11 | |
叔丁基过氧新戊酸酯 | 6~8 | |
氯磺化氯乙烯 | 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