镨(Pr)
镨,原子序数59,原子量140.90765,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绿色”。1841年瑞典化学家莫桑德尔从铈土中得到镨、钕的混合物;1885年奥地利的韦耳斯拔从中分离出绿色的镨盐和玫瑰色的钕盐,确定它们是两种新元素。镨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000553%,常于其它稀土元素共生于许多矿物中。天然稳定同位素只有镨141。
镨是一种银白色的,中等柔软的金属元素,是镧系元素,在空气中抗腐蚀能力比镧、铈、钕和铕都要强,但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一层易碎的绿色氧化物,所以纯镨必须在矿物油或密封塑料中保存。镨为淡黄色金属,质地较软,有延展性;熔点931℃,沸点3512℃,密度6.773克/厘米3。镨在空气中缓慢形成绿色易碎氧化物层;镨通常以三价氧化态存在。三氧化二镨可用于制造优良的高温陶瓷材料,也用于制造绿色的镨玻璃;镨在石油化工方面可用作催化剂。
元素名称 | 镨 | 元素符号 | Pr | 原子序数 | 59 | 相对原子质量 (12C=12.0000) | 140.90765 |
英文名称 | Praseodymium |
原子结构 | 原子半径(Å) | 2.67 | 原子体积(cm3/mol) | 20.8 | 电子模型 | |
电子构型 | 1s2 2s2p6 3s2p6d10 4s2p6d10f3 5s2p6 6s2 | 离子半径(Å) | 1.013 |
共价半径(Å) | 1.65 | 氧化态 | 3,4 |
发现 | 1885年由 Baron Auer von Welsbach (奥地利,维也纳)发现。 |
命名起源 | from 'prasios didymos' (Greek) - green twin |
来源 | 从和钕相同的盐中获得。 |
用途 | 用于玻璃染色,陶瓷上釉,和钕一起制造透镜等。 |
物理性质 | 状态 | 稀土金属。 | 熔 点(℃) | 931 | 沸 点(℃) | 3512 |
密度(g/cc,300K) | 6.77 | 比 热(J/gK) | 0.19 | 蒸发热(KJ/mol) | 296.8 |
熔化热(KJ/mol) | 6.89 | 导电率(106/cm) | 0.0148 | 导热系数(W/cmK) | 0.125 |
自燃点(℃) | - | 闪 点(℃) | - | | |
化学性质 | |
地质数据 | 丰 度 | | 滞留时间(年) | - | 太阳 (相对于 H=1×1012) | 4.6 |
海水中(ppm) | - | 地壳(ppm) | 9.5 | 大西洋表面 | 4×10-7 |
太平洋表面 | 4.4×10-7 | 大气(ppm(体积)) | - | 大西洋深处 | 7×10-7 |
太平洋深处 | 10×10-7 | | | | |
生物数据 | 人体中含量 | | 肝(ppm) | - |
器官中 | | 肌肉(ppm) | - |
血(mg dm-3) | - | 日摄入量(mg) | - |
骨(ppm) | - | 人(70Kg)均体内总量(mg) | 未知,但非常低。 |
镨的同位素信息
同位素 | % | 质量 | 自旋 | 核磁矩 | 磁旋比 | Q | 频率 | 吸收率 |
141 | 100 | 140.9076 | 5/2 | 5.0587 | 8.1907 | -5.89 | -30.62 | |
[142] | 0 | 141.91004 | | | | | | |
[143] | 0 | 142.91081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