铱(Ir) 铱,原子序数77,原子量192.22,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彩虹”。1803年英国化学家坦南特、法国化学家德斯科蒂等用王水溶解粗铂时,从残留在器皿底部的黑色粉末中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锇和铱。铱在地壳中的含量为千万分之一,常与铂系元素一起分散于冲积矿床和砂积矿床的各种矿石中。自然界存在两种同位素:铱191、铱193。 铱为银白色金属,熔点2410℃,沸点4130℃,密度22.421克/厘米3;晶体结构为立方面心;质硬而脆,难以加工。铱是已知最耐腐蚀的金属,只有铱粉可缓慢溶于王水,稍受熔融的强碱侵蚀;铱可缓慢地被熔融的铅、镉、锡、银、金腐蚀,迅速地被熔融的铜、铝、锌、镁腐蚀;铱在强热时可与氧、氟、氯反应;铱有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强烈倾向和良好的催化性能。铱质地坚硬,难以加工,通常与铂溶成合金用于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器件上;铱的金属互化物是超导体。 元素名称 | 铱 | 元素符号 | Ir | 原子序数 | 77 | 相对原子质量 (12C=12.0000) | 192.217 | 英文名称 | Iridium | 原子结构 | 原子半径(Å) | 1.87 | 原子体积(cm3/mol) | 8.54 | 电子模型 | | 电子构型 | 1s2 2s2p6 3s2p6d10 4s2p6d10f14 5s2p6d7 6s2 | 离子半径(Å) | 0.625 | 共价半径(Å) | 1.27 | 氧化态 | 2,3,4,6 | 发现 | 1803年由S.Tennant(英国,伦敦)发现。 | 命名起源 | from 'iris' (Latin) - rainbow | 来源 | 存在于有铂的砂砾沉积层。 | 用途 | 同锇一起用于高级金笔尖,制造坩埚和特殊容器,其合金用于标准重量和量度器,耐热合金等。 | 物理性质 | 状态 | 沉重的,脆的白色过渡金属。 | 熔 点(℃) | 2443 | 沸 点(℃) | 4428 | 密度(g/cc,300K) | 22.4 | 比 热(J/gK) | 0.13 | 蒸发热(KJ/mol) | 604 | 熔化热(KJ/mol) | 26.1 | 导电率(106/cm) | 0.197 | 导热系数(W/cmK) | 1.47 | 自燃点(℃) | - | 闪 点(℃) | - | | | 化学性质 | | 地质数据 | 丰 度 | | 滞留时间(年) | - | 太阳 (相对于 H=1×1012) | 7.1 | 海水中(ppm) | - | 地壳(ppm) | c.3×10-6 | 大西洋表面 | - | 太平洋表面 | - | 大气(ppm(体积)) | - | 大西洋深处 | - | 太平洋深处 | - | | | | | 生物数据 | 人体中含量 | | 肝(ppm) | c.2×10-5 | 器官中 | | 肌肉(ppm) | - | 血(mg dm-3) | - | 日摄入量(mg) | - | 骨(ppm) | - | 人(70Kg)均体内总量(mg) | - |
铱的同位素信息 同位素 | % | 质量 | 自旋 | 核磁矩 | 磁旋比 | Q | 频率 | 吸收率 | [189] | 0 | 188.958716 | | | | | | | 191 | 37.3 | 190.9606 | 3/2 | 0.1946 | 0.4812 | 81.6 | -1.718 | 1.09×10-5 | [192] | 0 | 191.962602 | | | | | | | 193 | 62.7 | 192.9629 | 3/2 | 0.2113 | 0.5227 | 75.1 | -1.871 | 2.34×10-5 |
| |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
|